大模型的长输入在很多场景下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,如代码生成、故事续写、文本摘要等场景,支撑更长的输入通常意味着更好的结果。昨天,斯坦福大学、加州伯克利大学和Samaya AI的研究人员联合发布的一个论文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:当相关信息出现在输入上下文的开始或结束时,大模型的性能通常最高,而当大模型必须访问长上下文中间的相关信息时,性能显著下降。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现象。
目前开源领域已经有一些模型宣称支持了8K甚至是更长的上下文。那么这些模型在长上下文的支持上表现到底如何?最近LM-SYS发布了LongChat-7B和LangChat-13B模型,最高支持16K的上下文输入。为了评估这两个模型在长上下文的表现,他们对很多模型在长上下文的表现做了评测,让我们看看这些模型的表现到底怎么样。
Python for Data Analysis第三版免费在线学习网站来临!
未经证实的GPT-4技术细节,关于GPT-4的参数数量、架构、基础设施、训练数据集、成本等信息泄露,仅供参考
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生成对抗网络的简单理解
“GPT”的模型太多无法选择?让大模型帮你选择大模型!浙江大学发布HuggingGPT!
Targeted Topic Modeling for Focused Analysis(TTM的理解)
超越所有开源编程大模型和GPT-3.5!华为发布150亿参数规模的编程大模型PanGu-Coder2